永泰能源股票估值研报

发布时间:2025-09-19 17:10  浏览量:1

永泰能源公司股票估值研究报告

一、引言

永泰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企业,在煤炭和电力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永泰能源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表现,综合运用多种估值方法对其股票进行合理估值,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全面剖析公司的经营模式、市场竞争力以及面临的风险,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力求准确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二、公司概况

2.1 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永泰能源自1992年成立以来,历经多次业务调整。早期涉足房地产、建材等领域,后逐步聚焦能源产业。2009年收购山西康伟集团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进军煤炭行业,开启煤电双主业模式。在煤炭业务上,不断整合山西地区煤炭资源,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电力业务则通过新建与并购,在江苏、河南等地布局,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遭遇债务危机后,进行债务重组与战略重组,剥离非核心资产,专注煤电主业,并于2020年完成债务重组。近年来,紧跟能源转型趋势,积极布局储能领域,尤其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2.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截至2025年6月30,永泰能源控股股东为永泰集团,持股比例18.13%。目前,公司与京能集团战略重组正在推进,2025年5月30日双方重启重组进程,京能集团计划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实现对永泰集团绝对控股,若重组成功,公司将变更为国资控股企业。目前尽职调查已完成约60%,北京市国资委已于2025年7月28日原则批准京能集团参与重组,双方力争11月底前签署正式协议。此次重组对改善公司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意义重大。公司构建了适应煤电双主业及储能新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设立煤炭、电力、储能等事业部,实现专业化管理。秉持“诚信、责任、创新、共赢”价值观,注重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参与公益事业,增强员工凝聚力。

三、业务分析

3.1 煤炭业务

资源与产能:永泰能源是焦煤细分行业龙头,在山西拥有华熙矿业、银源煤焦和康伟集团3家煤炭整合主体企业,15座在产焦煤煤矿,总产能1710万吨/年 ,焦煤年产1000万吨以上。煤炭资源储量达38.21亿吨,其中优质焦煤9.13亿吨,优质动力煤29.08亿吨,在产煤种为稀缺的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市场价格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

经营业绩:2025年上半年,煤炭业务实现原煤产量691.31万吨、销量689.01万吨,营业收入25.38亿元。但受焦煤价格下行影响,业绩承压。上半年煤炭采选营业收入25.35亿元,同比下降47.01%;毛利润5.92亿元,同比下降77.19%;毛利率23.3%,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 。公司实施精煤战略提升焦煤品质,华熙矿业、银源煤焦煤质比计划提升1%。重点项目海则滩煤矿井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1.45亿吨,预计2026年6月底首采工作面投产,当年产煤300万吨;2027年一季度联合试运转,当年达产,预计产煤1000万吨,投产后将大幅提升公司煤炭产能与业绩。

3.2 电力业务

装机与区位优势:公司是优质区域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商,控股总装机容量918万千瓦、参股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电厂分布在江苏与河南地区,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人口稠密的中原经济区,区域用电量大,电力需求和效益有保障。控股机组包括4台百万千瓦级、4台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2台3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和4台40万千瓦级(9F级)国际技术领先的燃气机组、2台10万千瓦级(6F级)燃机热电联产燃气机组,机组结构先进,技术水平高。

经营业绩:2025年上半年,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178.94亿千瓦时、对外供热1535.4万吉焦 。受益于动力煤价格下行,盈利能力提升。上半年电力业务毛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20.51%;毛利率20.96%,同比增加5.50个百分点 。公司强化电量营销,通过多种交易方式提升销售稳定性,虽江苏电厂因线路施工停工约52天致售电量减少,但通过优化运营管理部分弥补损失。

3.3 储能业务

公司紧跟能源转型趋势,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首座独立自主EPC总承包承建的南山光储一体化储能电站于2024年9月底正式投运,该项目建设2.7MWp分布式光伏和一座1.5MW/6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储能系统由6套250kW储能单元组成,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快速调节资源,保证用户侧电力系统频率稳定 。德泰储能250kW/1,000kWh全钒液流展示项目也已于2024年8月正式投运 。在技术研发与产线建设方面,持续投入,依托科技创新成果,优化德泰储能装备公司一期300MW/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产线设计及布局。32kW钒电池电堆研发已迭代至1.3版本,并根据技术研发及产品迭代进展,继续优化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设计及布局 。随着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长时储能需求的提升,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高、寿命长、循环次数多且绿色环保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储能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四、财务分析

4.1 营收与利润分析

2025年上半年,永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6.76亿元,同比减少26.4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89.41%;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减少91.04%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煤炭采选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净利润大幅下滑除煤价因素外,还包括江苏电厂停工导致售电量减少以及煤炭业务亏损等原因。分业务来看,煤炭业务营收和利润均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煤炭采选实现营业收入25.35亿元,同比下降47.01%;毛利润5.92亿元,同比下降77.19% 。电力业务受益于动力煤价格下行,实现毛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20.51%,一定程度上缓解煤炭业务业绩压力。从全年预测来看,若焦煤价格持续低迷,而动力煤价格维持相对低位,且储能业务尚未贡献显著利润,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和利润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但随着海则滩煤矿建设推进以及电力业务稳定运营,长期业绩有望改善。

4.2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1.01%,同比减少23.86%;净利率仅2.02%,反映成本控制能力薄弱,财务费用4.23亿元占营收7.5% 。公司资产负债率超50%(资产总计1074.69亿元,总负债552.52亿元),短期借款33.71亿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6.75亿,货币资金仅23.2亿,流动性风险突出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35亿元(覆盖流动负债比例仅4.08%),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07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出6.19亿元,自由现金流承压 。需关注应收账款29.29亿元(占营收52%)和存货6.55亿元的变现能力,若回款周期延长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风险 。

五、估值分析

5.1 绝对估值法(DCF)

核心假设:预测2025年营收249.84亿元(同比 - 11.89%),2026 - 2027年回升至10.56% / 16.92%,但需警惕煤炭需求周期性下滑风险 。基于NOPLAT(5.14亿元)和资本开支(投资活动现金流 - 2.07亿元)测算自由现金流,考虑高负债带来的β系数溢价,建议WACC≥8% 。

敏感性分析:若永续增长率1%,WACC 9%,则理论估值中枢约1.2元/股(当前股价约1.8元,溢价50%) 。

5.2 相对估值法

市盈率(PE):2025Q1归母净利润5106.77万元(年化约2亿),TTM PE约90倍,显著高于煤炭行业均值(约10倍),存在高估风险 。

市净率(PB):账面价值(净资产) = 1074.69亿 - 552.52亿 = 522.17亿,市值 = 222.18亿股×1.8元≈400亿,PB≈0.76倍 。修正PB需扣除商誉45.8亿、无形资产530.15亿(土地 / 采矿权占比高,需评估减值风险),实际PB可能升至1.2倍以上 。

EV/EBITDA:EBITDA≈NOPLAT + 折旧摊销(假设年化5亿)≈10亿,EV(企业价值)≈400亿 + 552.52亿 = 952.52亿,EV/EBITDA≈95倍,远超行业均值(约6倍) 。

六、风险提示

6.1 债务风险

一年内到期债务110.46亿(短期借款33.71亿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6.75亿),货币资金仅23.2亿,依赖借新还旧,若融资渠道收紧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

6.2 盈利修复存疑

2025年一致预期净利润5.57亿元(同比 - 64.29%),但Q1实际净利率仅0.9%,全年目标达成需营收显著回暖(当前Q1营收同比 - 22.96%) 。

6.3 资产质量风险

固定资产289.23亿(占营收513%)、无形资产530.15亿(主要为采矿权),若行业景气度下行需计提减值 。应收账款29.29亿(同比 - 3.63%),需关注账龄分布及坏账准备覆盖率 。

七、结论

综合来看,永泰能源在煤电双主业基础上,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但当前面临煤炭价格波动、债务压力、盈利能力下滑等挑战。从估值角度,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均显示当前股价隐含过度乐观预期,存在一定高估风险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重组进展、海则滩煤矿投产情况、储能业务发展以及财务风险变化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