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高新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10-14 15:07  浏览量:2

2025年,石嘴山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次、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加快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为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以赴抓生产、抓项目、抓服务、抓安全、抓环保,全面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5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石嘴山高新区

一、坚持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加强运行调度,完成年度经济指标

扎实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用好“一包四抓”稳增长机制,坚持周监测、月调度,做好“四量”分析,精准到企业、到项目。一是保存量。针对巴斯夫杉杉、盈氟金和、维尔铸造等41家存量企业做好服务,挖掘增量2亿元以上。二是扩增量。督促永生科技、惠兴建材、盛金源等4家新入规企业满负荷生产,新增产值5亿元;加快推进中色400支铌超导腔生产线、400吨银浆银粉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推动碳谷、星凯、艾森达等12家企业技改扩能,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制定工业企业升规培育推进表,推动信友锻造、共驰能源、星泰新材料等8家企业尽快升规纳统,挖掘增量2亿元以上。三是抑减量。加快金晶科技浮法产线(一窑一线)停产改造,推动TCO导电镀膜玻璃技改项目尽快实施;加快金莱特一号窑炉维修复产工作,积极对接宁煤集团开展产销对接,力促西北煤机、西北骏马、苏宁新能源等34家减产企业止跌回升。四是控变量。力促林源储能电站、金莱特3期葡萄酒瓶、海力电子三期等项目尽快复工建设,贡献新增量。

(二)抓好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围绕项目建设关键节点,靶向施策,精准推进。一是抓项目谋划。把握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机遇,围绕现有企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重要线索、基础设施建设、低成本改造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谋划2025年重点项目73个,计划投资206.5亿元。二是抓项目推进。加快推进5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源之鑫6.5GWh锂电池制造基地、中色智慧运营中心等27个新建项目加快办理手续,力促贺岩微年产5亿颗新能源及车规功率器件模组先进封装、盛世瑞泰纳米粉体等项目年内投产见效,推动永生科技光伏预应力设备二期(混塔)等项目加快建设,盈谷实业10000吨半导体光伏级单晶硅材料及硅晶炉制造等产业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项目一季度整体开工率达到80%以上。三是抓项目服务。严格落实“红黄绿”项目督导机制,逐个梳理项目涉及的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加强对接、协调、服务,打通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堵点难点。

(三)狠抓招商引资,全面激发经济活力

围绕“3+1”产业布局,制定高新区重点产业链招商方案,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常态化搜集有效招商引资线索,全年招商引资45亿元以上。一是抢抓机遇精准招商。依托市、区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奖励政策,调动链主、高技术、战新等重点企业参与招商的主动性,跟进广东先导、安徽长飞、浙江芯塔电子等芯片半导体企业,充实电力电子信息半导体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项目取得新突破。二是推动招商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凯本光伏用半导体材料、中翌蜂蜜水、达备水晶等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提高招商成效。三是全力拓展外资外贸。深入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支持德希恩、巴斯夫杉杉、海力电子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发展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新业态,全年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0%以上。

(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势能

深入推进“515”亿级企业梯度培育发展计划,通过政策宣贯、靠前服务、纾困解难等方式,鼓励引导传统产业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力度,年内培育产值五十亿级以上企业1家(中色东方)、十亿级以上高成长型企业1家(永生科技)、五亿级以上企业2家(西北骏马、埃肯碳素)。力争2027年培育5亿级以上企业9家(西北骏马、埃肯碳素、埃肯铸造、天宝炭素、西北煤机、宁夏武晓、盛金源纺织、旭樱新能源、星凯新材料)、10亿级以上企业5家(巴斯夫杉杉、海力电子、金晶科技、永生科技、盈氟金和)、50亿级以上企业3家(中色东方、天地奔牛、贺岩微电子)。

石嘴山高新区开展“警示教育+互学互鉴” 多形式党建共建活动

二、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是加强科研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增购配置中试车间设施设备,推进检测中心标准化运营,制定检测行业认证申报方案,规范产业基地项目入驻管理,完善水电气暖配套能力,年度新增中试项目5项,服务企业30家以上。二是强化企业投入强度。深入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工作,梳理自治区研发费用减免补贴优惠政策,加大入企宣传辅导力度,分行业、分批次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专业团队“一对一”对规上工业企业、各类科技企业和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开展现场指导、报表审核、质量把控,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研发费用应统尽统,2024年度R&D经费投入增长10%。三是打造科技企业集群。实施天地奔牛智能化刮板输送装备、东方钽业高品质钽靶材等自治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15项,重点引导圣川碳基、双峰环保等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晶科技、盈氟金和等申报创新型示范企业,北鼎新材料、新宇兰山等申报雏鹰企业、瞪羚企业,西北骏马、兰湖新材料等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2家、科技创新平台2家。

(二)加大人才引育,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做细做实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加大人才招引。强化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贺兰山实验室等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柔性引进高校专家担任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扎实开展稳内拓外专项行动,完成年度招才引智任务200人。二是加强人才培育。实施自治区产业人才引育项目,联合举办企业职工技能大赛1场、管理人员区外培训1期,组织企业到区内外高校开展参观对接、校园招聘等活动,推荐企业入驻石嘴山市科教城,开展企业订单班、技能培训、人才招引等活动。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整合现有技术转移中心运营资金和人力资源,积极推进石嘴山市技术转移中心入驻园区,统筹开展产学研对接服务,举办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推介和成果路演等活动2期。对接宁夏机械工程学会,委托开展石嘴山高新区工程系列职称评审试点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单晶铜晶体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粉煤灰纤维拉丝项目等提供设备支持和配套改造,推动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资源开放共享。

石嘴山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到企业调研

三、坚持以服务质效强保障,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

(一)优化政务服务,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以全力服务企业为目标,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加速领跑。一是提高审批质效。完善园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要素标准,丰富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免证办”;全面推广应用宁夏政务服务平台,可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以企业办事“只进一门、只到一窗”为目标,推行政务服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做优做实“高新办、高兴办”服务品牌。二是全力纾困解难。全面推广容缺办理、多评合一、承诺制等模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迈进。梳理园区企业清单,在用工保障、金融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一企一策”解决困难。落实项目信贷会商、招商金融介入、重点项目合作机制,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加大政策解读、产品推介、业务创新工作力度,全年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2次。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多渠道、多方式优化服务,大力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使外商企业投资环境更宽松、更便利、更高效。

(二)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园区发展潜力

加快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深入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速推动园区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是高效编制园区规划。加强与自治区、市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对接,完成开发区公告目录审核、总体发展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配套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启动高新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划环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编制,为优化园区用地布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提供支撑。二是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协同推进《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闲置低效用地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落实,加大盘活僵尸企业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做好前期动态摸排、更新台账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化推进《自治区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科学拟定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增加标准地确定的“3+X”指标,着力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按照现代国企改革管理制度,聚焦平台公司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日常经营、项目建设、财务审计等制度建设,通过土地收储,厂房收购、变电站、蒸汽管线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做大公司资产。

石嘴山高新区主要领导带队赴长三角招商引资

四、坚持底线思维谋发展,着力提升安全环保水平

(一)狠抓安全生产,夯实企业发展基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紧盯重点问题、关键节点、薄弱环节,安全防范常抓不懈,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一是强化隐患治理力度。严格按照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12个专项行动及37项重点任务要求,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基础建设、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和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聚焦危险作业、电气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行业高风险隐患点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安全生产培训不少于4次,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治理行动,加大厂中厂、院中厂安全风险整治力度。二是加大专家指导服务。常态化邀请行业专家分行业对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加强危化、粉尘涉爆、特种设备管理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推动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自治区“四防”常态化督查等上级部门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确保整改质量。三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全年开展防汛、防震应急演练等3次,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

(二)狠抓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基底。一是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督促在建项目、园区企业做好道路保洁、洒水降尘、裸露土地覆盖,推进项目建设主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扎实开展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和自治区第三轮环保督察已完成整改事项“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坚决杜绝出现同类问题。二是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加大工业固废处理力度,推进固废填埋场二期项目建设,力争6月底前投入使用,实现工业固废处理覆盖率100%。联合环境生态部门每月开展环保专项执法,严查偷排漏排、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落实“一案双罚”,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三是狠抓企业技改升级。全年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0个以上,推动海力电子、埃肯碳素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年创建3家以上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不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四是推进绿电园区建设。启动建设共享储能电站,加快建设110KV变电站和35KV开关站项目,积极争取绿电交易政策,切实提高企业绿电消纳占比。

石嘴山高新区班子成员带队参观高新区先进材料中试基地

五、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一)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基层党建夯基固本和亮点提升上同步发力,以高质量党建护航园区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因企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联建等方式,新增覆盖企业5家以上,年内发展党员20名,力争党支部规范率达72%。二是扎实推进提档升级。深化党组织评星定级、“领导包组抓总 党员全员联系”“日推送、月清单、季度例会、半年总结、年度述职”等基础工作机制,扩充“一企一品牌”行动影响力,精心培育维尔精工、天宝炭素创建非公企业党建品牌,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三是扎实推进常态教育。运用常规教育、文化浸润、活动开展三种方法,推进经常性纪律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等工作进企业进支部,全面提升企业党员的法治观念和廉洁意识。四是扎实推进党校建设。加强高新区党校制度化建设,充实师资队伍、完善阵地建设,制定党校年度课程计划,将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以及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项目保障、安全支撑等内容纳入党校培训任务,全年开展各类培训教育20次,举行廉政警示教育、“链上先锋”等活动10次,接待各级观摩学习,力争辐射党员职工7000人次以上。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清正廉洁价值理念入脑入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廉政屏障。一是树立实干导向。严格落实《高新区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纪律作风等与平时考核紧密结合,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健全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切实实现园区干部能上能下、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及时从违规违纪新现象和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提升防腐、反腐、拒腐意识。紧盯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聚焦项目审批、财务管理、数据统计等重要岗位和人员,全面系统地开展廉政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岗位廉政风险点台账,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工作机制,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提醒纠正。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活动监督管理,细化干部队伍监督,紧盯新录用公务员、年轻干部提拔任用等关键节点,以开展廉政谈话、签订履职承诺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廉洁意识。

文/王文君

编辑:虞攀亮

编审:马若诗

审核:苏劲松

出品:中国高新区杂志社